来源:中国网
提一个问题:说出一种你最害怕的疾病。相信很多人的答案都是——癌症。几乎所有人都有过“认识的人因癌症去世”的经历。在癌症面前,人是如此地渺小、被动!
《2018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》报告显示,2018年全球预计有1810万癌症新发病例,960万癌症死亡病例。
数据显示:全球每新增的100个癌症患者中,就有21个中国人。也就是说,我国平均每分钟有7个人确诊癌症,每分钟就有将近5人死于癌症。
6大癌症早筛方法,提早预防
让很多人费解的是:年年体检,为啥一查出癌就是晚期?
事实上,“抽个血”、“拍个胸片”这样的常规体检,关注的多为基础病、慢性病,和癌症筛查有着很大区别。
目前,对国人威胁最大的癌症分别是:肺癌、胃癌、直肠癌、乳腺癌、食管癌、肝癌等。

1. 肺 癌
最常见的癌
《2018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》显示,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第一位的恶性肿瘤。预防肺癌的首要一步就是戒烟、避免暴露在污染环境,其次是早期筛查。
预警信号:痰中带血
南昌大学二附院胸外科主任医师魏益平提醒,肺癌早期最常见的症状就是:无其他不适的咳血丝痰。如果说长时间地咳嗽,且没有感冒、发烧等常见呼吸道感染症状,并间断有咳血丝痰,这个时候你要高度警惕,必须到医院去检查了。
早期筛查方法:CT检查
推荐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低剂量螺旋CT检查。有人疑惑,体检中拍了X光片,应该可以筛查出肺癌。其实,当X光片都能诊断出是肺癌时,很多已经是中晚期了。

2. 肝 癌
最隐匿的癌
我国是“肝癌大国”,乙肝、丙肝病毒长期携带者,有肝癌家族病史的人,长期酗酒抽烟者,慢性肝病和肝硬化患者等容易被盯上。
预警信号:乏力腹胀、肤色发黄
乏力腹胀、肤色发黄、出现蜘蛛痣、肝掌,应尽快去医院。
● 蜘蛛痣,是皮肤上的小动脉及其周围分支,呈辐射状扩张、充血的一种表现,多出现在人的面部、颈部、胸部和后背。
● 肝掌,即小、大鱼际的皮肤发红,按压后变成苍白色。
早期筛查方法:B超+抽血
只做B超容易漏诊,B超结合甲胎蛋白检测才能有效筛查癌症。
高危人群,年龄40岁以上者建议每半年筛查一次。如果发现异常,可进一步考虑CT或磁共振检查。
3. 乳腺癌
最伤女性的癌
乳腺癌已成为威胁我国女性健康的头号恶性肿瘤,未婚或高龄(35岁及以上)初产、有乳腺癌家族史、月经初潮小于12岁或行经超过42年等,为高危人群。
预警信号:乳2房、乳腺有肿块
乳2房左右不对称、乳2房肿块、乳头有分泌物、皮肤像橘子皮。若有以上表现,且年龄为40岁以上的女性,应考虑有乳腺癌的可能。
早期筛查方法:乳腺B超
初步筛查发现问题建议再做钼靶,更加精准判断乳腺是否健康。
4. 结直肠癌
“恶性程度”较高的癌
结直肠癌已在恶性肿瘤发病率中排第三位,死亡率排第四位。肥胖、糖尿病、习惯性便血、有癌症家族史或肠息肉史者,容易被结直肠癌盯上。
预警信号:长期便秘、腹泻,便血
南昌大学二附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杨刚提醒,40岁以上人群若出现以下4个情况,请及时就医:
● 稀便、黏液便、脓血便,或便中带血(呈鲜红色或果酱色)。
● 长期下腹部不适:如腹胀、腹痛。
● 排便次数改变:从一天一次到一天三四次。
● 排便性状改变:出现血便,排便疼痛。
早期筛查方法:肠镜
高危人群建议每2~3年做一次肠镜检测。
